手机端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母婴常识

中班户外活动观察记录50篇

时间:2025-04-25 13:53:57人气:作者:
根据我找到的中班户外活动观察记录,以下是一些详细的观察记录和分析:

观察记录1:小明的早操表现

观察对象: 小明

记录者: 小欢

时间: 10月821日

地点: 操场

观察环节: 早操

现象记录: 小明每天来幼儿园时都会强调:“妈妈再见!我不要做操。”今天早操时间,我发现小明情绪很高涨,做操做得特别认真。但我发现,只要我一看他,他就会停下来,等过一会儿觉得我不再看他时,他才会继续做操。

现象分析: 我觉得小明并不是不喜欢做操,也不是不想做操,他只是比较胆怯,不好意思,也不太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因为我不看他时,他做得很好,一看他,他就会下意识地停下来,身体扭扭捏捏的,不好意思地站在那里不动。

实施措施及效果: 对于小明这种胆怯的孩子,我们首先要给他安全感,其次要多鼓励和肯定他,让他在小朋友面前树立起勇气和自信。特别是在运动方面,因为他是男孩子,更应当是那种爱表现,敢创新的。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小明现在会主动做操了,每当我看到他认真做操就给他一个甜甜的笑和肯定,他也回应我的是一个甜甜的笑,并且会做得更带劲了!

观察记录2:小宇的体育游戏表现

观察对象: 小宇

记录者: 小欢

时间: 10月10日

地点: 操场

观察环节: 体育游戏

现象记录: 小宇运动能力发育很好,特别喜欢运动。但在今天我组织的《小山羊吃青草》的游戏中,我发现,别的小朋友都能遵守规则在25cm宽的线之间走,而他却一会儿跑,一会蹦,一会跳的,并且根本不看线,直管自己高兴就好。

现象分析: 这说明小宇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很差,自律能力也很差。

实施措施及效果: 虽然他总是第一名,但我没有肯定和表扬他,并在小朋友面前比较了小宇和其他小朋友的做法,让孩子们去评定,应当去表扬谁,批评谁。之后我和他互换角色,让他来当遵守规则的好宝宝,我当不遵守规则的小宇,结果我赢了,可是他很不服气,这时候,我就跟他讲道理,他很认真的听。

观察记录3:小良的跳绳表现

观察对象: 小良

记录者: 小捷

时间: 10月8日

地点: 操场

观察环节: 体育游戏

现象记录: 小良小朋友运动技特发展特别好,跑得特别快。今天在户外游戏“跳绳”中发现,他竟然能够跳到部分同龄幼儿的两倍之高,但由于可能第一次接触跳绳,还达不到手与脚的配合!

现象分析: 这说明小良小朋友弹跳性特别好,但手和脚的配合却缺乏锻炼!

实施措施及效果: 分步骤引导他学习跳绳:首先,按节拍练习手部晃绳的动作。其次,学习腿部的跳跃动作,不需要跳得很高。再让他手脚配合练习,帮助他掌握正确的跳绳方法。教师并时常给予鼓励,让他充满自信。

观察记录4:小轩的攀爬表现

观察对象: 小轩

记录者: 小环

时间: 10月16号

地点: 操场班级中三班

观察环节: 体育课

现象记录: 今天体育课上我带孩子们练习攀爬,锻炼孩子们的胆量。我把器械摆好让孩子们排成一排进行练习,教师在旁边进行保护,可是我发现小轩立刻到他了,他又把后面的小朋友往前让,就是不去攀爬。

现象分析: 每个孩子的发展能力都不一样,小轩平时动作也不像别的孩子那么灵活,我在这节课中只预设到了大多数孩子能到达的能力,没有关注到个别幼儿的能力范围。

实施措施及效果: 和家长交流沟通中了解到,小轩平时在家就胆小,小狗小猫小虫子他都怕,更别说爬高爬低了。于是我采取措施,首先我鼓励他,告诉他不要怕,我先扶着他慢慢地爬过去,让他消除心理害怕和紧张。结果他成功了。第二次我就把手轻轻挨着他,他自己完成了攀爬,我鼓励他:“真棒!真是一个男子汉,教师相信你是最棒的!”第三次,我没有扶他,他竟然自己完成了,他成功了。看着他开心的笑容我也笑了。

观察记录5:小许的社交表现

观察对象: 小许

记录者: 小程

时间: 10月1020日

地点: 户外场地

观察环节: 体育活动

现象记录: 在户外活动中,我组织幼儿玩“揪尾巴”的游戏,在介绍一系列玩法后,我让幼儿找自己的好朋友两人一组开始玩。别的幼儿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并开始了游戏,而子萱却站在那里不动。我发现后就走过去,问:“子萱,你怎样不找你的好朋友玩游戏呢?”听完我的话,她两只眼睛一眨一眨地看着我没有说话,且一动不动。

现象分析: 从这个案例中能够看出,子萱她在交往方面缺乏勇气,很是被动,内心的需要和期望总不敢去实现。而我对她的点头和微笑给了她很大的鼓舞。她在交往方面不是不想交往,而是不敢去主动和别人交往,在这方面她需要教师更多的关注和爱。而在交往过程中她却不善于用语言与别人进行沟通。当别人主动找她玩时,她就能够和小朋友友好相处,且玩得很开心。但让她主动找小朋友玩,却很难迈出这一步。她可能还没有构成主动找小朋友交流的意识,也许是因为长期在家独自游戏,没有掌握与小朋友交流的方法,导致交往能力较弱。

实施措施及效果: 《纲要》提出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支持、鼓励孩子参与交流活动。教师的支持是帮助幼儿实现交流的保障,鼓励则能够调动孩子参与的积极性。子萱不愿主动找人交流是她缺乏交流的愿望,平时无论在家还是在园不喜欢融入团体中去,喜欢一个人玩。所以,我要多关注她的兴趣,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当我发现子萱她想玩却又不愿或不敢主动与其他孩子游戏时,就先给她说说投入游戏后所带来的愉悦感觉,之后再鼓励她去主动地去参与,给她支持,给她鼓励。并在以后游戏过程中多让幼儿以强带弱,相互配合,这样的话久而久之她会主动地跟小朋友一起玩游戏,乐意融入到团体中去。利用一切机会,鼓励她大胆用语言与别人交往。班里的活动,让她多参加、多锻炼,多在团体面前敢于表现自我。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子萱明显提高很大,在班里能主动的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没事的时候还和教师说说悄悄话呢。看到子萱的提高,我很欣慰!

观察记录6:小勋的平衡木游戏表现

观察对象: 小勋

记录者: 小星

时间: 10月918日

地点: 操场班级中四班

观察环节: 体育活动

现象记录: 在《好玩的平衡木》这节课中小朋友们都玩得很开心,仅有小勋小朋友一个人躲在后面不参加游戏。

现象分析: 这说明小勋小朋友对平衡木游戏缺乏兴趣和自信,可能因为之前没有接触过类似的器械,感到害怕和不安。

实施措施及效果: 我鼓励他尝试,并示范如何使用平衡木。在几次尝试后,他逐渐克服了恐惧,开始参与游戏。通过不断的鼓励和引导,小勋逐渐掌握了平衡木的使用方法,并开始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

这些观察记录和分析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的表现,从而制定更有效的教育策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